原标题:别再“唯成分论” 揭开护肤品5大成分陷阱护肤品成分陷阱
单靠掌握点成分知识,还没用就评判护肤品的好坏,实在是有失偏颇。例如,一个保湿的护肤品里含有透明质酸,它的浓度要达到一定比例才能有好的保湿效果。如果里面的浓度很低,就算含有了,也是用处不大的。
成分等级是美容界的至高机密 成分等级,美容界的至高机密
除了成分的浓度,成分的等级如何,也是在成分表不会说出的秘密。因为成分原料也是分等级、分种类的。尤其是植物萃取,由于溶剂不同,萃取方法不同,提纯程度不同,成分表中相同的名字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功能。同样是“透明质酸”,有高到几十万元和低至几万元的不同等级,还有大分子小分子的不同,最后出现在不同品牌中,体现在实际使用中的保湿效果当然不可能相同。同样是“可溶性胶原蛋白”,分子的大小也使得对皮肤的保湿效果不同,当然原料价格也相当不同。同样是“熏衣草精油”,但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产地,对熏衣草最后呈现的护肤效果是完全不同的。
成分添加的顺序和制法也有很大影响 成分添加的顺序和制作方法也有很大影响
另外,成分添加的顺序和制作的方法不同,也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成品。举一个很俗的例子,我非常喜欢吃上海的红烧肉。但给我同样的原料去做一盘红烧肉,却并不能做出大厨的味道。因为我不知道油要烧到多少度,翻炒多久开始调味,需要加多少水去闷煮,也不清楚应该炖多长时间出锅是味道最好的。这些制作上的工艺都是厂商的不传之秘,所以,即使用了一模一样的配方,成分丝毫不差,也不能制作出一模一样的护肤品。这说明除了成分浓度,护肤品的制作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原标题:别再“唯成分论” 揭开护肤品5大成分陷阱护肤品成分陷阱
关键词:护肤品,成分,陷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