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空女性频道 > 女性保健

院士谈生老病死:别把衰老当病治!很多“病”不是病,只是人老了

原标题:院士谈生老病死:别把衰老当病治!很多“病”不是病,只是人老了

张伯礼院士强调,增减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,不要擅自做主。

误区四、钟南山:老了不需要体检?错,每年一次的体检很必要

很多老人拒绝进行定期的体检,认为自己年事已高,并且没有大的不适症状,便是身体健康,甚至认为体检是打着健康的旗号在骗取钱财。

钟南山院士公开的反对了这一种观念。他提醒大众:有许多严重的疾病,在早期都是无症状的,难以被自身所察觉。而当病症发作时,一切都已经晚了。体检可以发现早期疾病,从而早发现、早治疗,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。

院士谈生老病死:别把衰老当病治!很多“病”不是病,只是人老了

专家建议,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体检,关注身体健康。50岁之后的人群需要关注结肠检查以及骨密度检查,而60岁以后的人群,需要全面关注身体不适的地方,同时还应当每年进行眼部、耳部等部位的测试。

误区五、葛均波:预防不是不得病,而是少得病

很多普通老百姓认为自己平时做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,便可以完全避免患病。

但葛均波院士指出,预防不是不得病,而是少得病。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,有一些危险因素是我们可以改变的,例如抽烟,饮食健康等生活方式。普通老百姓所做的预防,便可以从这一些方面入手。但也有许多危险因素是无法被改变的,例如说与生俱来的性别、遗传,因此预防疾病并不代表着可以完全避免疾病的发生。

院士谈生老病死:别把衰老当病治!很多“病”不是病,只是人老了

但即便如此,我们也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,避免危险因素的叠加,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。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控制危险因素,便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血管疾病。

几位院士的发声为普通老百姓解答了不少疑惑。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,并且花大力气去气去做养生的事情,但要注意力气不能花在错误的方向,否则也只会南辕北辙,无法达到养生的真正目的。

原标题:院士谈生老病死:别把衰老当病治!很多“病”不是病,只是人老了

关键词:健康,院士,养生

*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,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: admin#shaoqun.com (#换成@)。
我的浏览记录
推荐阅读
最新相关资讯
跨境电商: 跨境电商 | 东南亚物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