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院士谈生老病死:别把衰老当病治!很多“病”不是病,只是人老了
误区二、郝希山:多吃补药能长寿、防癌?有人被骗得人财两空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,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身体健康,其中不乏有许多老年人,他们大量食用高档滋补品,例如人参、鹿茸、灵芝等等,认为这些滋补品可以延年益寿,甚至抗癌。
郝希山院士痛批了这一种做法。他指出,滋补品是没有直接抗癌的功效的。为了抗癌而盲目追求高档的滋补药材,不仅没有效果,还有可能人财两空。

实际上,有许多健康的生活习惯所带来的效果可能比高档的药材要好得多,例如走路和泡脚。世界卫生组织将走路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动作,简单易行且有利于强身健体,老少皆宜,难度较低。而泡脚则有利于促进人体全身气血通畅并且调节经脉,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,保持健康。
误区三、张伯礼:服药治病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
服药治病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,而不能乱吃。许多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意识到高血压的严重性,甚至认为只有血压升高的时候才需要服用降压药。
但高血压的治疗疗程是阶段性、持续性的,在不同的阶段吃不同种类以及不同数量的药物,病情减轻稳定时,药物的数量便可以逐渐减少,甚至可以在血压平稳期间,间歇性的停药,而不是血压上升时才需要吃药。

张伯礼院士建议,服药治病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,而控制血压吃药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在夏天血压平稳时可以减少药物的摄入,而到了秋天时节,天气开始变冷,就一定要恢复用药。药物的摄入量是可以随着季节的动态调整而进行变化,从而天人合一,保持血压平稳,身体健康。
原标题:院士谈生老病死:别把衰老当病治!很多“病”不是病,只是人老了
关键词:健康,院士,养生